国家法治环保中华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介
为了确保新《环境保护法》顺利实施,国务院办公厅于2014年11月12日印发了《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首次专门部署环境执法工作。全覆盖、零容忍、阳光执法成为关键词。
2014年底,环保部印发《综合督查工作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提出,环境监管执法从单纯的监督企业转向监督企业和监督政府并重,并由此环保部门踏上了由“督企”向“督政”的转变之路。在2015年的《全国环境监察工作要点》中,首次要求省级环保部门对不少于30%的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开展综合督查。督查对象可以是环境保护成效突出的地区,综合督查可挖掘其做法,总结其经验,推动其自身环保工作更上一个台阶,同时为全国环保工作提供借鉴。也可是工作问题多的地区,通过综合督查,发现其问题,找到其原因,研究其对策,结合通报、约谈、挂牌、限批,以及环保资金补助等手段推动其工作。3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与推动地方实践,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经验。
鉴于此,报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国家环境保护部,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环保部宣教司、环保基金会发起并成立法治环保中华行组织委员会。组委会旨在通过法治环保中华行,依托法治中国法治文化优势宣传环保司法文化、传播环境理念,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法治意识,推动全社会关心环境、爱护环境;通过环保督查创新论坛巩固、总结自2013年始的环境保护综合督查试点工作的成果,并对环境保护先进集体予以表彰。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环保工作的需要,切实加强对法治环保中华行及环保产业化发展工作的领导,经爱国工程研究院和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研究,决定增加核心成员单位。鉴于此,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爱国工程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中小企业合作发展促进中心全国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等单位决定成立国家法治环保中华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机关法人单位,简称国环组)。国环组不是独立法人,不直接从事经营性业务,不参与社会的经济竞争,有关的经济法律事务,依托爱国工程研究院承担处理。
国环组以国际环境发展趋势为背景,结合中国环境与发展的政策需求,在污染控制、生态补偿、环境执政能力、环境经济政策、能源效率、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以及生态系统管理等领域,先后组建了多个政策研究项目,上百位中外专家、学者共同参加研究工作,完成几十份政策研究报告,提出一百多项政策建议。
国家法制环保中华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宗旨是围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实现国家环境与发展的目标,围绕维护公众和社会环境权益,发挥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中国环境事业发展,推动全人类环境事业的进步。